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理论书籍 > 中医古籍 > 中医书籍700本 > 正文
编号:11610616
467-伤寒寻源
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参见附件(167kb)。

    <篇名>伤寒寻源

    书名:伤寒寻源

    作者:吕震名

    朝代:清

    年份:公元1644-1911年

    <目录>

    <篇名>序

    属性:余既为吕君 村作传。从其子小 茂才索君遗箸。得内经要论一卷。伤寒寻源三卷。受

    而读之。因忆与君交念年。辄能仿佛君况。君治病之暇。好饮酒。善弈棋。余常过君。几上纵横

    残帙。一编烂然。则所箸伤寒寻源也。床头越酿一瓮。旁几楸枰一奁。二弈友见客至。辄避去。窗半破。风吹有声。短童发 .侍侧室中。懒不治。日惟孜孜箸书。是三卷。上下二卷皆成

    书。中卷详诸证候。犹有未备。盖未竟作也。君之驱使草木。如其弈下子。无一闲着。而其

    嗜医。殆甚于其嗜酒。技也而进于道宜哉。夫三坟言道。书阙有间唐令列医学付之执技之流。荐绅先生罕言之。去古日远。说益淆杂。人命至重。可为寒心。君是书庶不背古亟为检校

    以行于世。要论一卷。尚俟续刊。

    \x咸丰甲寅长夏吴县潘遵祁识。\x

    <目录>

    <篇名>自序

    属性:医学始于内经。而仲景伤寒论。实为羽翼内经之书。内经阐发天人奥旨。非寻常能测其

    涯。仲景就人一身之表里腑脏。推阐阴阳。搜抉病机。此以人道合天道。使学人有切实下手

    工夫。不止为伤寒立法也。而其书以伤寒命名者。盖以病之最繁而善变者莫如伤寒。伤寒及杂证。

    总在六经上辨认。能解得六经辨证之法。虽繁剧如伤寒。尚不为多岐所眩。而杂症即一以贯

    之。故学医者必从此问津。乃不迷于所行。惜其书散亡于兵燹之余。经王叔和裒辑成帙。后

    之学人墨守叔和序例之说。以为凡伤寒之病。多从风寒得之。殊不知伤寒不必尽属寒因。若

    风若湿若温若热。皆统辖于伤寒二字内。仲景大法井井。本有矩 可循。特以序次错综。必

    待善悟者触类旁通。方能得其神髓。浅尝之辈。未经深求。于是执麻黄桂枝治风寒之成法。

    而概施之于温热病误矣。及其既误。遂谓仲景之法。宜于风寒不宜温热。于是谈温热者接踵

    而起。补方造论。非无可采。然舍仲景而言温热。究属一家之论。必仍向仲景讨根源。而伤

    寒之面目始全。(仆)究心仲景书二十余年。差有心得。因将仲景引而不发。言下跃如之旨。

    一一拈出。分为三编。首编辨明风寒湿温热源流。及六经种种辨证诸法。次将各证辨别疑似。疏为中编。后将制方精义。疏为下编。探历圣之渊源。综诸家之得失。理必求其至当。言

    匪涉于无稽。仲景自序有云。若能寻余所集。虽不能尽愈诸病。庶可以见病知源。爰名是编

    曰伤寒寻源。俾及门诸子得藉是以为读仲景书之津梁。于医事亦不无小补云。

    \x道光三十年岁次庚戌冬日钱唐吕震名撰\x

    <目录>上集

    <篇名>伤寒正名

    属性:万病莫逃于伤寒。伤寒之祖。断推仲景。而后人辄议仲景之书。详于风寒。略于温热。

    予谓

    此非惟不知仲景。并亦不知伤寒。按仲景本素问及八十一难等书而作伤寒论。考难经云。伤

    寒有五。一曰中风。二曰伤寒。三曰湿温。四曰温病。五曰热病。其所苦各不同形。既曰伤

    寒有五。则伤寒只属病之总名。而五者之中。病又不专属寒因。若风。若湿。若温。若热。

    同隶伤寒有五条下。仲景作书而以伤寒命名者。义取诸此。今从仲景原文。反复互勘其实仲

    景大法。合之难经伤寒有五之例。若合符契。其法总从太阳病辨起。如所云太阳病发热汗出

    恶风脉缓者。名为中风。太阳病。或已发热。或未发热。必恶寒体重呕逆。脉阴阳俱紧者。

    名曰伤寒。太阳病发热而渴。不恶寒者为温病。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。脉沉而细者。此名湿

    痹。太阳中热者 是也。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。以此分发难经伤寒有五之例。界划分

    明。仲景伤寒论。此伤寒字即难经伤寒有五之伤寒。而伤寒类中专有一种太阳病。或已发热。

    或未发热。必恶寒体重呕逆。脉阴阳俱紧者。独名之曰伤寒。此外若风若湿若温若热。同属

    伤寒之类而各异其名。欲识伤寒之病。须先定伤寒之名。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。故予急正

    其名以冠于篇首。

    <目录>上集

    <篇名>论王叔和

    属性:仲景伤寒论。本散亡之余。王叔和编辑成帙。观其序例云。搜采旧论。录其对病真方。拟防

    世急。此非仲景原本可知矣。然则仲景之书。赖叔和而传。叔和之名。亦赖仲景而传。后之

    编次伤寒者不下数十家。徒相争于篇次之间。纷如聚讼。究之吾辈读书。苟能深明其义理。

    奚必相争于篇目。独其序例诚有可訾。前明方中行仅从削去。至国朝喻嘉言程郊倩始痛加贬

    驳。虽立言未免过激。然以余平心而论。叔和传书之功。诚不可没。其序例之可议者。内如

    所陈温热异气。拉杂不清。至如以时论病。以日分经。与夫先汗后下之法。实与本论多相矛

    盾。反将仲景之圆机活法。说成呆相。予非敢轻诋前贤。乃沿此说者。其祸至今而未有已。

    故不得不为之辨。辨在后篇。

    <目录>上集

    <篇名>辟泥四时论病之谬

    属性:天有四时以布五运而分六气。人身应之。则有六经以分主五行。人在气交之中果能奉若天道。御气调神。则寒暑温凉。亦自循乎天地自然之令气。何至于病。惟逆之而病生焉。则言病

    当穷乎人事之变。故仲景但就人身表里腑脏上审其所犯者何证。即知六气中之病属何气。六

    经中之病在何经。因其证之异同而病名斯定焉。其辨证之法。如同一太阳病而以证之有汗无

    汗。脉之浮缓浮紧。分别风与寒。又以口之渴与不渴。分别风寒与温,同一渴而又以恶寒不

    恶寒。分别温与热。至于传变之后。或出表。或入里。剖晰毫芒。随证通变。又施种种误治

    救逆之法。何等精细。何等圆活。今乃谓冬月中而即发者。名为正伤寒。春为温。夏为热。

    不惟仲景论中并无此语。且如执是说。则冬月中岂无患太阳病发热而渴者乎。夏月中岂无患

    太阳

    病恶寒无汗者乎。将安所适从乎。岂一时之中。只许人生此一病。不许更生他病乎。此说实

    倡自叔和之序例。而疑团至今未破。故予亟打破此机关。为千百年来一扫魔障。

    <目录>上集

    <篇名>辟泥日数分经之谬

    属性:子谓伤寒有五。其辨证先从太阳病辨起。而病正有不必尽从太阳起者。且即从太阳起而亦有

    传有不传。仲景以病静者为不传。若传胃者不复更传。即传经之中。亦不能泥定太阳之后。

    必传阳明。有由太阳而径传少阳者。有由太阳而径传三阴者。有由太阳不传阳明而传太阳之

    府者。且传府之中。有传气分者。有传血分者。又有病不起于太阳。由阳明而太阳者。由少

    阳而太阳者。更有直中阴经者。有由阴而还返于阳者。有阴阳分传者。有阳证似阴者。有阴

    证似阳者。种种变化。更仆难数。总不能以日数为拘。只宜在表里腑脏上探消息。如一二日即见里证。断无发表之理。五六日仍见表证。断无攻里之理。里证急于表证者。

    先治其里。后治其表。表证急于里证者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TXT附件(167kb)